【开学季】孩子为什么会厌学,家长该怎么办?
2024-08-29 408

燕郊辅仁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开诊以来接待了很多青少年来访者,其中大多数孩子都面临学习问题。现在又到开学季,放松了一个假期的孩子们又要回到校园,2个月的假期很长,长到可以让一个孩子完全放松,忘记上学带来的烦恼,2个月的假期也很短,短到感觉放假就在昨天,因为愉快的时间总是显得短暂。没有做心理建设的孩子,猛然意识到开学在即,可能会有心理上的不适应,表现出厌学的情绪。


孩子在开学前一周常会出现情绪波动的情况,牵动着家长的心,感觉孩子的情绪比较难安抚,任你说的再有道理。只一句:“你说的我懂,可我就是不想上学~”顶得家长一口气闷在胸口。


对于孩子厌学这件事,燕郊辅仁医院心理咨询老师提醒您,不管孩子情绪是否正常,有一些误解值得家长注意:


误解1:孩子厌学是因为懒惰或缺乏自律

根据心理学家德西和瑞安的自我决定理论,人们的动机分为内在和外在两种。内在动机是指出于内心的兴趣和满足感而进行某项活动,而外在动机则是为了达到某种外部奖励或避免惩罚。内在动机是内驱力,人有了强大的内驱力,便能主动改变自己,寻求突破。而自律是一种意志力,是外在表现,没有内驱力支持的意志力,不能长久。这种情况下孩子在不能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不想在学习中体验失败感的情况下,就会逃避学习,所以孩子厌学可能是因为内在动机不足,而并非是因为懒惰。


误解2:只要成绩好,孩子就不会厌学

成绩优异的孩子可能面临更大的期望和压力。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对高成就有追求的人,追求成功的同时也害怕失败。孩子对自己的努力和定位如果失调,并处在长期的压力和焦虑的情绪中,可能会导致孩子厌学。

另外,越是聪明的孩子,反思能力越强,当他们因为环境,和人际关系发生变化,认知偏离的时候就会产生厌倦情绪,从而去追求其他能刺激到他的活动,从而导致学习下降。


误解3:孩子厌学是因为现在学习的东西太难了,老师教得也不好

有一些时候,觉得孩子现在学的东西太难了,老师教得也不好,所以孩子不愿意学习是正常的。但是还有一种现象,就是有老师水平不高,但是孩子也能积极上进、取得好成绩的情况。学习这件事,是通过知识、经验、技能的获得让自己成长的过程,成长后,在社会的适应能力就会变强,当我们觉得获得了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大脑就会通过分泌“内啡肽”来奖励自己。所以有这种经历的孩子不会觉得学习很难,反而很有挑战性,会积极主动的去获取知识,去解决难题。

反观觉得学习困难的孩子玩儿电子游戏的劲头,虽然闯关艰难,但他们会用不停练习、自己找各种教程、和别人讨论交换各自经验、寻求高手帮助等方法完成一些高难的关卡。每次完成后和其他人分享喜悦和成就感。这种学习过程是一种正循环,所以孩子会千方百计、不畏艰难也要征求父母同意其完游戏。

所以,我们自己要反思下,如何给孩子学习这件事赋能,让孩子自己能正向运转起来,这个过程学生、学校、家庭、社会的作用缺一不可,特别是家庭的力量,是孩子获取能量的源泉。


误解4:增加学习时间就能提高学习成绩,减少厌学情绪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的最佳水平随着任务难度的不同而变化。对于困难的任务,过高的动机反而会降低表现。家长要根据学习的难度调整对孩子的期望水平,对有较高难度的知识点,要适当降低对孩子的期望,避免用时间累积战术、题海战术、重复战术,长时间的学习导致孩子身体和心理疲劳,反而会降低学习效率,即便短期成绩提高,也会让孩子不堪回首,增加厌学情绪。


误解5:孩子受挫能力差,遇到一点点难题就想放弃

“洛萨达线”由著名心理学者洛萨达提出,用于解释个人或团队的情绪状态与其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之间的比例关系,即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的比例约为2.901:1,当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的比例接近这个数值时,个人或团队的表现最为积极向上。 如果积极情绪超过17.6,人将急速陷入消极。现实孩子的厌学情绪可能是因为消极反馈远超积极反馈,在反复收到挫折和打击之后,仍然找不到有效的处理办法,极大的抵消孩子的内驱力,导致孩子厌学。


误解6:孩子的厌学情绪会自然消失

心理学研究表明,及时的心理干预可以帮助解决情绪和行为问题,而不是等待问题自然消失。孩子的厌学情绪可能并非来自学习本身,有可能来自疾病(如焦虑引起的注意力无法集中问题),也有可能来自师生或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问题(如被孤立、霸凌等),还有可能是家庭内部原因(如父母离异、亲人去世等),有时孩子的情绪的确可以恢复自我调节能力。但忽视情绪问题可能导致孩子未能学会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情况下(调通顺),加重自身及外界环境对孩子的身心影响,厌学情绪不但不会消失反而会加重,更有可能影响孩子身心健康。


——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改善孩子厌学情况——


1、帮助孩子理解学习的意义,提高他们的内在动机。

为了增强学生的内在动机,教育者和家长需要创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鼓励学生探索自己的兴趣,提供选择的机会,并帮助他们理解学习的价值。此外,通过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和基于问题的学习等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他们的内在动机。

相对比考一个好的学校,获得好的成绩这种功利性目标而言,自我成长,身心变强大、获取自己理想的生存环境这种有血肉的目标更具有吸引力。


2、根据具体情况,减轻孩子的压力

学习压力可能来自多方面,包括家长的期望、教师的要求、同伴的竞争以及社会的标准。当学生感到压力超出了自己的应对能力时,他们可能会采取逃避行为,如拖延、旷课或厌学。

为了减轻学习压力,教育者和家长需要设定合理的期望,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节奏和能力进行学习。此外,教授学生有效的压力管理技巧,如时间管理、放松训练和积极思考,也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和教师还应该提供一个支持性的环境,让学生感到在遇到困难时可以得到帮助和理解。


3、帮孩子管理情绪,提高自信

青春期孩子情绪不稳定,除了学习和人际关系,有时还会因为容貌、穿着、体重、家境等的不满意,引发一些自卑情绪。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机。情绪问题可能导致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影响记忆和思维过程,从而降低学习效率。

为了帮助学生应对情绪问题,教育者和家长需要提供一个安全和支持性的环境,让学生感到自己的情绪被理解和接受。此外,教授学生情绪调节技巧,如深呼吸、正念冥想和情绪表达,可以帮助他们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保持情绪稳定。在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也是非常重要的。


4、提升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心。根据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自我效能感是影响个体行为和动机的关键因素。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更有可能面对挑战,采取积极的学习策略,并在遇到困难时坚持下去。

自我效能感低的孩子可能会感到无助和沮丧,认为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学习结果。这种无助感可能会导致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放弃努力。这种情况也叫“习得性无助”。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反复出错、被批评、被辱骂、被嘲笑、被打击,会让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教育者和家长需要提供成功体验,让学生在完成任务后感到成就感。教授学生有效的学习策略和问题解决技巧,可以帮助他们在面对困难时感到更有能力。


5、应激事件处理

有的孩子厌学,是因为有突发事件引起,可能来自家庭,如亲人病故、身体疾病、家庭经济条件突然降低,父母离异、校园霸凌等。这种突发应激事件,会导致大脑部分功能受到抑制。做出一些冲动的举动。此时孩子需要的是更多的关爱和情绪疏导,必要的时候要寻求专业人员帮助。


6、其他出路

人的成长过程是变化的,有时起有时落。终身学习已经不在是一句空话,社会发展的速度可能已经超过我们学习的速度了,终身学习不是一个理想或者目标,而是一种人生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丰富、社会进步,会有很多新的行业兴起,人生也有更多可能,此时厌学不能决定孩子一生,有很多人在长大后变成了一个热衷学习的人,这种自主学习让自己能更好的适应环境、在快乐美好的过程中获得成长。

也有一种可能,孩子的天赋已经展现,有更好的路适合他,家长和教育者需要重新为他规划。不拘泥于现在的教育模式。获得其他的成长方式。


燕郊辅仁医院心理咨询门诊成立近2年以来,帮助上百青少年儿童解决情绪障碍,校园霸凌,应激反映,厌学,自残,抽动多动等心理问题。